1、道林格雷的画像
以前很欢乐地跑到图文中心借了一本Dorian Gray,又品味了一遍Wilde的witty words.
少年的美貌仿佛盛夏的果实一般,绚烂而狂放。多少人陶醉于这副外表的纯真无暇,完美无缺。即使外表依旧年轻美貌,他的内心却早已经像生了铜锈一般逐渐腐蚀。愿以灵魂换青春的结局,就是将永远的青春变为永远的诅咒。或许这一长生不老的奇迹,原本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和人的天性的。
Dorian Gray第一个伤害的人是他的情人Sybil,他残忍地指责她原本可以realized the dreams of great poets and give shape and substance to the shadows of art,却因为爱情冲昏了头脑而失去了艺术表演的魅力。剥离了剧中角色光彩的Sybil在他眼中一无是处,即使美貌少女对他声泪俱下诉说爱情,也只招来他更多的鄙夷。这一细节也许反映了Wilde推崇的艺术至上的观点。爱情与艺术相比,显得如此卑微。
这本书出版之后,有人认为引诱Dorian Gray 陷入黑暗深渊的Henry是Wilde的化身,他却宣称自己是画家Basil。无论何种说法,联想到之后Wilde与道格拉斯勋爵的互相毁灭,小说竟有了几分预言的意味。Wilde在信笺中称呼道格拉斯为“玫瑰叶般的男孩”,一部《狱中书》更是对后者的一封长信。两人的交往为世人所不容,即使一度重修旧好,最终也不免关系决裂。道格拉斯与Wilde而言,更像是被他宠坏的少年,正如2009年电影版中Dorian最后对Henry咆哮出的一番话,I am what you made me!I live the life that you preached but never dared practise.Iam everything that you were too afraid to be.
2、电影《王尔德》
这部电影就是看奥斯卡如何花式宠波西,以及波西如何花式作死。波西明明是贵族,却要花费奥斯卡的财产,可能他觉得奥斯卡爱他就要为他一掷千金。波西还振振有词地鄙视奥斯卡的中产阶级理财观,真是贵族少爷的脾气。可是奥斯卡却对波西没有任何抵抗能力,果然是颜值即是正义。罗比可能最爱奥斯卡,但奥斯卡最爱波西。爱之深,恨之切,才会有那篇才华横溢(怨妇般)的《自深深处》,并且诱发后世文人无限遐想。
3、道格拉斯晚年写的Oscar Wilde: a summing up, 也许他在用诗人的敏感脆弱心灵回忆他心目中的王尔德。道格拉斯反复强调几点,王尔德和他在一起时灵感迸发,写了很多作品,尤其是出狱后的诗歌杰作《雷丁监狱之歌》,并不像De Profundis所说他阻碍了王尔德的艺术创作,以及王尔德出狱后,是他先张开双臂接纳了王尔德。最有趣的是,这本小书也不忘批评Mrs Wilde对王尔德不够好,反击情敌Robert Ross对他的“诽谤”,痛斥他父亲的蛮横霸道,让人感觉到那个20多岁的波西再度浮现。撇去这些是是非非不论,波西一定深爱过王尔德,不然几十年过去了,还在书里絮絮叨叨王尔德的求学经历和创作经历,抨击那些批评过王尔德作品的评论家,最后还以王尔德出狱后写给他的重聚信结尾,真是难舍难分。
4、王尔德的书信集(上)把波西称为风信子,玫瑰花瓣,希腊美少年,极尽溢美之词。另外他在信中提及《莎乐美》被禁演,以及《道林格雷的画像》出版后遭到抨击一事,笔墨官司也打了不少~